鋼便橋有哪些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 ?

1.整體施工順序
岸邊→河中→岸邊
2.每跨便橋施工順序
采用汽車吊從岸邊→河中間逐跨施打→拼裝完成。
施打鋼管樁→焊接樁頂工字鋼橫聯→安裝縱向工字鋼→安裝縱梁上弦槽鋼→焊接樁間槽鋼剪刀撐及鋼管樁與縱梁剪刀撐→臨時護欄。 B.施工方法及技術要求
1.鋼管樁采用Q235鋼板卷制而成,每節(jié)長度6~10m,施打時,現場采用焊接接長,接縫處適當加焊薄鋼板,增強剛度。
2. 施工鋼便橋鋼管樁采用DZ4**振動錘,施打入土時,采用雙夾點將管 學習壁夾牢進行振沉。
3.根據測量放樣提供的點位,利用水位平穩(wěn)或平潮時將鋼管樁插入河床,著床后調整兩個方向的垂直度,慢振,再次復測定位準確、校正垂直度,然后繼續(xù)振沉,如果入土深度不滿足設計要求時,接長后續(xù)振,直至達到計算標高或滿足慣入度——收錘標準。收錘標準以鋼管樁不再明顯下沉為準。
4.中點控制采用全站儀;垂直度控制采用吊錘。
5.振沉時,汽車吊松繩速度應同步,防止振空錘損壞扒桿。 6.鋼管樁平面中心樁位控制(允許)偏差為5cm,傾斜度≯1%。 7.鋼護筒接長時,應采取可靠措施確保對接的管節(jié)順直,接口緊密。 8.工字鋼縱梁采用在平臺上組拼,整跨安裝。安裝時兩端系繩索配合定位。
9.鋼護筒振沉完畢后,應及時加焊橫聯工字鋼及剪力撐,使之連成整體。
10. 主梁工字鋼縱梁與鋼管樁頂工字鋼壓焊連結,工字鋼縱梁上均勻鋪設焊接槽鋼。
C.其它
1.施工用電采用自備200KW發(fā)電機1臺供電,確保施工的連續(xù)性。 2. 為保證鋼便橋暢通,便橋上禁止堆放材料或設備。 六、水上作業(yè)注意事項
本河段為不通航河段,不需要臨時封航。但進行水上作業(yè)時,應注意做好水上保障措施,確保水上作業(yè)***。
1.水上施工方案確定后,應嚴格按照批準的方案進行水上作業(yè); 2.所有參加水上作業(yè)人員應進行水上作業(yè)***教育才能上崗; 3.水上作業(yè)開工前,對所有參建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和實際操作交底; 4.水上作業(yè)時,應設專人統(tǒng)一指揮;
5.設***員全天候在便橋上值班,監(jiān)督作業(yè)人員遵守水上作業(yè)規(guī)定,糾
正違章行為,指導***作業(yè),確保人員***;
6.便橋臨邊,均應設置牢靠的防護欄; 7.所有作業(yè)人員均應穿救生衣;
8.在便橋的固定位置掛放3個救生圈及其它應急救生設備;
9.任何情況下,吊車停止作業(yè)時,汽車吊應將扒桿收回正常停車狀態(tài); 10. 如遇雷雨等惡劣天氣、六級以上大風,應停止作業(yè),人員應及時撤離;臺風期間,應采取拉纜風繩等穩(wěn)固措施;
11.洪水期間,應安排人員測量鋼管樁處的沖刷情況,如沖刷嚴重,應采取拋片石、砂包進行防護,防止鋼管樁底腳懸空發(fā)生傾倒;
12.值班人員應注意觀察河面上漂浮物的漂流狀態(tài),如發(fā)現大體積漂浮物對便橋有可能造成威脅的跡象時,應采取引流等措施,防止對便橋造成撞擊;
13.夜間作業(yè)時,應提供滿足夜間施工條件的照明燈光; 14.嚴禁向河里亂扔物件,危及河流流速及破壞環(huán)保; 15.鋼便橋上嚴禁堆放任何物料,確保便橋***;
16.定期或不定期對鋼便橋進行檢查,發(fā)現缺陷及時維修、更換; 17.臨時用電的電器設備,應由持證電工安裝,嚴禁亂拉亂接,經常檢查電路,防止發(fā)生漏電事故;用電線路應架空架設; 七、水上施工應急預案及措施
水上施工作業(yè)時,主要發(fā)生的事故是人員落水,因此,制訂應急救援預案,具體如下:
當發(fā)生水上作業(yè)點施工人員落水時:
現場人員拋投救生圈或繩子,大聲呼救,利用有效聯絡方法確定落水人員方位。如果夜間采用照明燈照射落水者,組織水性好、經過水上救援訓練的救生員及時搜救落水人員。
岸上人員做好接應工作。
現場負責人立即向本單位應急救助領導小組及救援部門報告。報告內容必需說明出事地點、時間、落水人員數量及詳細情況。
落水人員被救起,根據傷勢情況及時送往醫(yī)院救治,并提前通知救護車到現場接應。
文明施工與環(huán)境保護
(一)文明施工措施
1.材料、設備按規(guī)劃點堆放整齊;
2.材料、設備堆放要穩(wěn)固,防止傾倒危及施工人員***; 3.每一工點完工后,應及時清理場地,做到工完場清; 4.不允許在便橋上堆放物料,確保便橋暢通。 (二)環(huán)境保護措施
1.嚴禁向河里倒棄生活垃圾,污染水源環(huán)境;生活垃圾裝入加蓋的儲集容器里,并定期運至岸上傾倒;
2.禁止在平臺上或岸邊焚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,造成有毒氣體;
3.施工現場無廢棄物,在便橋操作面散落的砼碴應及時清理干凈; 4.便橋拆除后,應及時進行河床清理,恢復河床、岸上地形原貌。 (三)防漏油措施
工地涉及的油類物品有:柴油、潤滑油、機油等,使用時,應采取有效措施,防止油類泄漏。
1.定期檢查設備是否漏油; 2.漏油設備應及時維修或更換;
3.所有重型和固定設備都應配有盛油工具箱,配置不少于3塊30×30cm的3M抗水吸油棉、1雙能保護至手腕20cm以上的橡膠手套、3個能裝80升的塑料袋、盛油盆、塑料薄膜等工具,用以防止或處理油污染;
4.在使用或維修過程中,應做到以下幾點: (1)在所需修理的機械設備底盤底下鋪塑料簿膜; (2)在塑料簿膜上放盛油盒;
(3)如有油泄漏,用吸油棉吸附后,擰放到盛油盒里,將用過的吸油
棉放到塑料袋里; (4)報告所有溢油事件;
(5)記錄溢油事件的日期、時間、地點、溢油量、清理溢油的措施
和防止類似事件發(fā)生的措施。
九、便橋臨時用電***措施 1.***用電管理制度
①凡使用和操作電動機械的人員,**進行***用電的技術培訓教育,了解機電、設備常識,掌握機械性能、操作方法、規(guī)范規(guī)程,經培訓、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。
②人員安排身體健康、精神正常、責任心強的人員從事電工工作,操作電焊機、卷揚機、攪拌機**持證上崗。
③電氣設備應有電工進行安裝,試運轉正常后交操作人員使用,并向操
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。
④操作人員相對穩(wěn)定,不得任意更換。 ⑤用電人員應按規(guī)定正確使用絕緣防護用品,電工要持證上崗。 2.***用電措施
①.所有電氣設備均應按照銘牌所標示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使用。 ②.多路電源進出線的開關柜和配電箱均采用密封式結構,進線及負荷回路均應標明名稱,閘刀表明額定電壓值。各開關柜和配電箱均加鎖,鑰匙由值班電工保管。
③.開關及熔斷器是上端接電源,下端接負荷。 ④.不同電壓的插銷和插座采用不同的結構形式。 ⑤.嚴禁將電線鉤掛在閘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內使用。 ⑥.熔斷器的熔絲熔斷后應查明原因,在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換。 ⑦.連接電動機械和電動工具的電氣回路均設保護開關或者插座,并不得直接外露。對小型電焊機和振動棒等可移動機具使用橡皮軟電纜,并且保證一機一開關。
⑧.使用發(fā)電機時,**嚴格遵守發(fā)電機操作規(guī)程,并采取必要的倒閘操作程序。每臺發(fā)電機由專職的電工操作,**在額定功率以下工作,不得超負荷運行。發(fā)電機與變壓器之間應有完善的閉鎖措施。
⑨.工地用電實施三級配電二級保護,所有機械設備實行“三相五線制 ”,執(zhí)行“一機、一箱、一閘、一漏電保護”處理,把事故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(tài)。
⑩.保護零線:每一重復接地裝置時,接地電阻不大于4Ω,電工應經常
檢測接地電阻,以確保接地良好。
⑾.夜間施工時,**在操作區(qū),主要道路、便橋、平臺等區(qū)域采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措施。燈具采用高壓汞燈、高壓鈉燈或者鹵鎢燈。
3.用電防火措施
①.導線和電纜的實際載流量不應小于長期工作電流,供電設備不可超過其過負荷能力長時間運行,以防止線路或設備過熱。
②.保證電氣設備絕緣良好、導電部分連接可靠,定期清掃積塵。 ③.開關、電纜、母線、電流互感器等設備應滿足短路熱穩(wěn)定的要求。 ④.應正確使用開關電器,杜絕誤操作事故。
⑤.保護裝置應正確穩(wěn)定,操作機構應靈活可靠,防止振動。 ⑥.先斷電后滅火。發(fā)生電氣火災時應先斷電源,而后再撲救。切斷電源后可按一般性火災組織人員撲救,同時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。
⑦.如果需要電力部門切斷電源,應迅速使用電話聯系。
⑧.如遇帶電導線斷落地面,應劃出8~10m的警戒線,以避免跨步觸電。 ⑨.帶電滅火、應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劑。例如二氧化碳、四氯化碳、1211干粉滅火劑。不得使用泡沫滅火劑和噴射水流類導電性滅火劑。滅火器噴咀離10KV帶電體不應小于0.4m。
4.生活***用電措施
①.生活區(qū)比較獨立,采用獨立的用電線路。 ②.宿舍內不得使用電爐、電熱管等大功率用電器。
③.各用電線路和用電設備安裝、維修工作**由電工或維修人員完成,嚴禁私自拉接電線。
④.辦公室、食堂、宿舍等區(qū)域無人時**關掉所有的用電設備。 ⑤.駐地和主要通道、公共場所在夜間**有照明措施。
⑥.***員長定期對項目部所有人員進行用電***教育,提高自我防范意識。做到人人會報警、會逃生,會使用消防器材。
5、觸電與救護
A、人體觸電傷害事故的易發(fā)
(1)在保護措施不完善的情況下,易發(fā)生人體觸電傷害事故。 (2)施工人員違章操作時,易發(fā)生人體觸電傷害事故。 B、急救方法
(1)首要的措施是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。使觸電者迅速脫離電源的方法有兩種:一種方法是切斷電源開關;另一種是用干燥的絕緣木棒、布帶等將電源線從觸電者身上撥離,或者將觸電者撥離電源。
(2)嚴禁救護者用手直接推、拉和觸摸觸電者;嚴禁救護者使用金屬物品或其他絕緣性能差的物體(如潮濕的木棒、布帶等)接觸觸電者。
(3)觸電者脫離電源后,立即采取急救措施,如人工呼吸法、心臟按摩法。